11月9日,“国医大师”邓铁涛教授迎来了101岁生日。这位见证了一个世纪的老人,与广东省中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吕玉波、第二届“国医大师”禤国维等弟子一起笑谈中医之道,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。邓老精神矍铄,鹤发童颜。面对记者的镜头,他讲究地披上一件黄外套,戴上红围巾,幽默地说:“我们是黄种人、红思想嘛。”有什么养生秘诀?老人笑着说,他的长寿经只有一句话:养生必先养心,养心必先养德。邓老讲了一件趣事。一次,他的一位弟子要去开养生讲座,讲课前去请教老师。他当场建议弟子,必先讲养心,再讲吃什么,注意什么。邓老说,养生不仅要讲究吃啥注意啥,更重要的是精神养生。“知足,贫者亦乐;不知足,富者亦忧。要向上看,不要向上争。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知足常乐,常不乐怎么能长命?”起居有节、饮食有度、适量运动,也是老人老当益壮的秘诀。在采访的这天早上,老人刚打完每天必做的功课“八段锦”,神清气爽。
邓铁涛在谈起养生之道时说,要谨记中医“药食同源”的道理,不要偏食。他一周之中有两餐吃粥、吃馒头,或吃南瓜、番薯。饮食不过咸,养成淡食习惯。每周用猪横脷煲一次淮山汤,预防糖尿病。此外,他认为,老年人不宜跑步,宜每天闲庭散步30分钟,称之为“医疗步行”。每天下午定时围绕着住的楼房悠闲散步六个圈,早上必练“八段锦”,练了几十年。平时吃啥“保健秘方”?邓老笑答:养生保健之真谛,在于调节脏腑阴阳之平衡,治其根本。偶然或服中药,或炖服人参10克、陈皮1克、三七片六克,补益而不腻。他说:“我洗澡有个秘方,冷热水交替,但不是绝对的冷和热,是相对的冷热交替,时间约10分钟左右。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,改善微循环,提高防病能力。”——要向上看,不要向上争。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知足常乐,常不乐怎么能长命?——四大经典是根,各家学说是本,临床实践是生命线,仁心仁术乃医之灵魂。邓铁涛在中医界地位尊崇,一生多次上书中央,为中医呐喊。
1984年,邓铁涛在为徐向前元帅做保健时提出“我帮你看病,你要救中医”。他以一个普通“中共党员中医”的名义,写信给中央领导,胡耀邦作了“认真解决好中医问题”的批示。此后不久,国务院同意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。第二次是1990年,国家精简机构,中医药管理局可能受影响。邓铁涛当即联合全国其他七位著名老中医一起上书。最终,中医药管理局被“保下来了”。这就是中医界著名的“八老上书”事件。1998年,全国又刮起了一股“西医院校合并中医院校”的风潮。邓铁涛忧心忡忡,再次和其他老中医一起上书朱镕基总理。后来,合并风“刹车”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,他又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,建议中医介入抗“非典”。一周之后,他接到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的电话:“您的信,总书记已经收到了,还作了批示。谢谢您!”邓老百岁尚如此康健,生活有规律、心态好自不用说,与他每天坚持活动身体、持续锻炼也分不开。那么邓老口中的”日课“八段锦又是什么呢?在这里,小编也把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分享给大家,作为导引术,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坚持做这些动作,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哦!(图片、说明来源网络)
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,拔伸腰背,提拉胸腹,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,水液布散,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。
这一式展肩扩胸,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,招式优美;可以抒发胸气,消除胸闷;疏理肝气,治疗胁痛;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。
这一式中,左右上肢松紧配合的上下对拉拔伸,能够牵拉腹腔,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,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,有助于消化吸收,增强营养。
这一式,转头扭臂,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——颈椎;同时挺胸,刺激胸腺,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,并增强免疫和体质,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,消除亚健康。
这一式,上身前俯,尾闾摆动,使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,可以消除心烦、口疮、口臭、失眠多梦、小便热赤、便秘等等症候。
这一式前屈后伸,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,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,对生殖系统、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。
中医认为,肝主筋,开窍于目。这一式马步冲拳,怒目瞪眼,均可刺激肝经系统,使肝血充盈,肝气疏泄,强健筋骨。
这一式动作简单,颠足而立,拔伸脊柱,下落振身,按摩五脏六腑。
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常见疾病!!!(宝妈收藏)
中医君“您是确有专长人员吗?如果你是家传中医,在某个方面确有专长,疗效确切,那么可以通过下面这种方式报考医师资格
中医养生决定你自己和你的家庭的命运,都握在你的手里!健康,是一种责任!
中医建议:哪怕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抽一天来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,自我保健、家庭保健都是更好选择,也是一种责任态度。
![]()
健康是1,妻子、孩子、位子、票子、房子、车子……是0,0在多,1没有没了,就什么都没了。